虽然自学考试没有前置学历的限制,但考试年限相对较长。一般来说,大约有12门专业课程。由于考试难度大,许多自考生可能不得不学习三到五年才能获得证书。当然,也有一些自考生只花了2年左右就拿到了毕业证。
除了学习能力上的差距,多了解自学政策,做好报考策略,掌握考试技巧也能达到快速取证的目的。那么具体有哪些技巧呢?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清楚吧。
01灵活安排报考科目数量。
为了让自己在短时间内拿到证书,一些自考生每次都会申请四门课程,但他们在复习时没有考虑效率。
最后,可能只能通过四门课程中的一门。自学考试每次可以报考1-4门课程,不一定要一次报4门课程。
因此,自学考试的学生必须结合自己的情况,一次报考太多的科目。如果他们做不到劲往一个地方使,那将推迟获得毕业证书。
因此,一次报考的科目不宜过多或过少,一次报考2-3门课程比较合适。
02合理搭配考试科目。
一般来说,自考公共课的难度低于专业课,复习时难以搭配。自考报名前,考试科目会提前公布,考生可以选择报考科目。
建议考生在报考时选择一门公共课和两门专业课,以保证报考的合理搭配。有些科目一年只有一次考试机会,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些科目,尽早报考。
自考生在报考时要对自己专业课程的难度和属性进行分类,做出合理的报考选择。
03注意自考免试政策。
自考免试政策可以避免考生重复的科目,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凭等级证书和前置学历申请免试,减少考试课程数量可以大大缩短学习时间。
04不缺考。
在广东省自考诚信考试档案试点地区的学生,如果在当前自学考试中无故缺门或2门以上的考生,只能在省考试办公室组织的下一次考试中申请不超过2门课程。
因此,尽量不要无缘无故缺考,尽管准备不够,也不要轻易放弃考试机会。
自考本身并不难,有了日复一日的坚持,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,每个自考生都能顺利上岸。